1945年8月9日,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,以秋风扫落叶之势,摧毁日本关东军。8月15日,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,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统治体系,土崩瓦解。
东北,因地理位置重要,资源丰富,工业发达,交通便利,而受到各方重视。毛泽东主席曾说过“如果东北能在我们领导之下,那对中国革命有什么意义呢?我看可以这样说,我们的胜利就有了基础,也就是说确定了我们的胜利。”他强调:“如果我们把现在的根据地都丢了,只要我们有了东北,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。”
为此,中国共产党确定了“向南防御,向北发展” 的战略方针。而国民党则是“控制华北,抢占东北”--基本上是针封相对。
初到牡丹江
为争取东北,打主动仗,中共中央立即决定建立东北局,统一领导东北的解放战争。党中央先后派遣政治局委员彭真、陈云、高岗、张闻天和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央委员和后补委员,率领2万干部和10万大军开往东北,与原在东北坚持抗战的抗战力量相结合,消灭日寇和伪满残余势力,迅速建立人民武装和地方政权,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。
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东北局委员和北满分局委员的张闻天,从延安千里迢迢赶到哈尔滨后,不顾旅途疲劳,立即和北满分局书记陈云研究工作,他指着墙上的北满地图说:“你看佳木斯这个地方,多像一个沙发,椅背靠着苏联,一边是朝鲜,是极好的战略后方。”
陈云说“你就去那里,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。”
1945年11月底,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,张闻天到佳木斯任合江省委书记,主管合江省的全面工作,当时佳木斯是合江省的省会城市。
当时的东北地区,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光复,一切都处于混乱状态,哈尔滨与佳木斯的火车还没通,得从牡丹江绕道去佳木斯。
张闻天一行人,于12月7日从哈尔滨出发,12月8日到达牡丹江市。
张闻天在牡丹江市听取了先期到达这里的李大章、李荆璞等关于牡丹江地区情况的汇报。这一时期,牡丹江与佳木斯的火车也没开通,经与苏军驻牡部队联系,苏军同意派两辆汽车和一个排的兵力,乘汽车护送张闻天一行人去佳木斯。
返回牡丹江
深冬,天寒地冻,大雪覆盖。从牡丹江到佳木斯的公路,在日寇溃败时遭到严重破坏,道路崎曲,坑坑洼洼十分难走。汽车行走缓慢,14日,张闻天一行人在林口县境内,遭到土匪袭击,护送的苏军与土匪激战,打退了土匪。张闻天等当晚住在苏军驻林口县驻地。经了解,袭击张闻天等人的土匪,是叛变的林囗县我方临时收编的部队。林口县的形势,十分严峻,通往佳木斯的公路,被叛匪控制,根本无法通过。
经东北局任命,与张闻天同行的合江省军区司令员方强建议,张闻天等几位主要党政干部先留在牡丹江,待牡丹江开往佳木斯的火车通车后再去佳木斯。方强等军事干部先去佳木斯。
张闻天同意方强的建议,当晚随苏军返回牡丹江。
张闻天返回牡丹江的第二天,致电哈尔滨北满分局书记陈云、高岗,说明原因后,北满分局同意张闻天等人留在牡丹江,以北满分局代表的身份领导工作。
1945年12月中旬,牡丹江地委开会研究工作,决定地委成员分头下到各县开辟工作,由张闻天坐镇全面指挥。张闻天不同意,他不愿蹲在机关指手画脚,希望深入基层蹲点调查,用点上的实际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。地委同意他的意见,李大章建议他去宁安县,因为宁安离牡丹江较近,只有20多公里。
化名赴宁安
为了保密,张闻天化名为张平化。随张闻天一同去宁安的还有他的爱人刘英,以及刘贤权、富振声、孙平、郭洪超、孙万贵、魏骥、王文才、邹世环、杨思严等人。由牡丹江军区的自治军17团、宁安的警卫团、东京城的第四团组成的三支队也随张闻天在宁安开辟工作。刘贤权为东京城军区司令,重点抓第四团的军政工作,因为第四团是新组建的,成分比较复杂。
宁安,在牡丹江市南面20多公里处,古称宁古塔,是清朝“罪人”流放的苦寒之地。早在4000多年以前,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,就在这里生存。在近代史上,它是革命老区。1922年,革命先驱、“五四”运动领导人之一马骏烈士就曾到家乡宁安播撒过革命种子。1926年,这里就有了党的组织。1929年,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宁安县委会和苏维埃临时政府。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,日寇入侵东北后,宁安掀起抗日高潮,广大农村普遍成立了抗日救国会,抗日武装风起云涌,抗联四军、五军诞生在宁安,二军、三军也经常在宁安的大地上活动。东北抗战低谷时,宁安仍有很多人坚持抗日,有不少共产党员转入地下。
1945年“八一五”东北光复后,随苏军进入东北的原东北抗联人员乔树贵、张维国、陶雨峰,与接上关系的地下共产党员胡成良、苏北虹、彦志、孙绍堂、邓吉生等人,以及从延安先期到达的张静之、谭文邦等人基本上控制了宁安局势。他们在宁安建立了临时政权民主大同盟,还组建了人民武装队伍——宁安人民自卫队。
尽管如此,当时宁安的形势依然很混乱、复杂。虽然苏联红军打败了日本关东军、伪军、摧毁了伪政权,但日伪在宁安统治了14年,残余势力仍然存在。另一方面,国民党的先遣人员也粉墨登场,于9月20日在宁安成立了国民党党务专员办事处,10月10日又成立了国民党县党部,不久又组织了三青团、兰星社。
一时间土匪横行,他们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和改编,公开打着国民党的旗号横行乡里,争夺政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