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时间:
2018-11-26
来源:
牡丹江文明网
责任编辑:
陈再重
|
|
|
看着儿子结婚时,浩浩荡荡的迎亲车队,56岁的刘晓东夫妇不觉回想起30多年前,自己结婚时的场景,“我俩结婚时,接亲车队清一色是自行车,那时的道全部是土路,一路颠簸,一种欢歌,那种情趣是现在年轻人体会不到的!” 相信,听了刘先生的话,与他同时代的人,都会萌生一种温馨的回忆。然而,温馨的场景却难掩当时交通落后、出行困难的社会现实,反观今日,历经40年改革开放后,我市不仅交通便利,而且通信业也打破了以往电话、电报一统天下的格局。交通与通信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革,无疑成为当今人们幸福生活的直观反馈…… [交通]出行由慢变快,拓展了生活圈 俗话说:想致富,先修路!可见,道路是否畅通、交通是否便捷,不仅决定着社会文明进程,更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息息相关。恰恰是这样一种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,早在改革开放前,却是极度落后,令人不堪回首…… 早在上世纪70年代,由于当时居民家庭收入普遍较低,解决温饱是首要问题,加之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经济,生产能力十分有限,一切需要凭票购买,普通居民出行多为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,个别家庭条件好的用自行车代步。“那时的自行车,堪比现在的小轿车!”市民刘晓东感叹说。 的确,当时不仅交通工具落后,而且道路基础设施也不完备。当时,我市的道路多是泥土路,许多道路无交通标志、无红绿灯设施、行人与车辆混杂,交通安全难以保障。尤其雨季时,道路泥泞,出行不便。对此,数据显示:1978年,改革开放伊始,我市汽车营运线路仅15条,营运线路总长216公里,市区客运量45.4万人,仅为本世纪初的十二分之一,公共汽车运营车辆66辆,仅为2001年的七分之一。对于,我们熟知的出租车,也仅仅是1990年方出现在我市的街头……可以说,改革开放初期,我市道路基础设施的落后,以及交通工具匮乏直接束缚了市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。 改革开放的春风,令我市交通事业焕发了勃勃生机。特别是,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,城市交通体系彻底改观,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,市民出行方式选择日趋灵活多样。对此,统计公报显示:截止去年,我市公路客运量达1298万人,旅客周转量11.1亿人公里,公路运输货运量2823万吨,货物周转量39.9亿吨公里,民航起落6122架次。同时,调查数据还显示,去年市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达3303.9元,是1978年的1500倍。同时,每百户家庭拥有的家用汽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。截止去年,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9.5辆,是2014年的1.8倍。 此外,为完善城市道路建设,为市民营造畅通无阻出行环境,我市还相继打通“断头路”、“卡脖路”,畅通城市“微循环”,一批新建路桥陆续竣工使用,构建起立体化路网体系,城市交通更加顺畅,百姓出行更加快捷。 [通信]沟通由繁至简,扩大了朋友圈 今年初,市民周先生乔迁清理废旧物品时,翻出一个尘封多年的手提箱,打开一看,周先生顿时心潮起伏,难以平静。原来,里面珍藏的是他从入伍参军直至转业参加工作10多年中,与父母及亲友的往来信件,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固定电话尚未普及,除极特殊情况会发电报外,与远方亲人联系全靠书信往来,哪像现在打手机那么方便!”看着一封封泛黄的信件,周先生无限感慨地说 的确,改革开放初期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靠书信和电报,远在异地的亲人寄出的信件要经过几周才能收到。若遇急事,最快的就是发电报,但由于电报很贵,需按字收费,为了省钱,人们绞尽脑汁缩减字数,如此一来,误会与遗憾也在所难免。数据显示,当时全国拥有固定电话量仅203万户。只有个别机关单位、邮局才安装电话,普通人打电话需要去邮局排队,并且需要转接,打一个电话常常要花费特别长的时间。而且,由于通话质量不好,讲电话时往往需要喊着说。可见,当时打电话绝对是既费时又费力的一件事情。直到80年代中期,固定电话才开始跚跚走入居民家庭,但高昂的初装费着实令人咋舌…… 面对,落后的通信状况与人们渴望交流的博弈,改革开放缓解了矛盾。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化,现代通信科技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。对此,很多人都有着切身体验:家用固定电话迅速普及、传呼机的大量涌现、“大哥大”的闪亮登场、数字手机的逐渐流行、小灵通的短暂出现、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、网络通信的全面覆盖……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,通信业早已今非昔比,住宅电话逐渐减少,移动电话人手一部甚至多部,手机功能不断完善,种类品牌繁多,价格不断下降,多种多样手机资费套餐为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。此外,互联网已经走向大众群体,使用宽带的家庭越来越多,网络机顶盒几乎每家一部,网上查找资料、网上购物,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展示出一个消费新天地。截止到去年末,我市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25.8部,是2000年的14倍;家用电脑79台,是2000年16倍,其中87%的家用电脑接入互联网。居民生活消费正在向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时代发展。 或许,用居民消费数据来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,我市交通通信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更为贴切与直观:1978年市民交通通信年人均消费仅为2.2元;直至90年代初,交通通信年人均消费才首次上升为两位数,至1991年人均支出额为17.9元;进入90年代后,随着交通通信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,居民相关支出也快速提高,1995年交通通信消费支出首次破百,达到人均137.8元;进入21世纪后,交通通信发展更是突飞猛进,2005年交通通信人均消费为639.8元,是1995年的4.6倍,2017年相关支出为人均3303.9元,是2005年的5.2倍!
|
|
|
|
|